当前位置:首页 > 大城管考评 > 数字化城管
“智慧时代”的垃圾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2018-07-02 稿件来源: 字体调整:  浏览次数:

2017年3月,我国公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垃圾分类制度在各地加速试点和推行。而伴随着智慧技术的引入,垃圾分类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唤醒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改变着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消费习惯。

智慧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在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社区蓝珏苑小区,居民刘大妈正在往装有自己收集的塑料瓶垃圾袋上贴二维码,然后把垃圾袋扔进旁边的智能废品回收机里。随后,她的个人账户里增加了50个积分。

刘大妈告诉笔者,以前小区里有好几个废品回收摊,废品到处摆放,影响小区环境。去年底,小区引入垃圾智能分类平台,居民将贴有专属二维码的垃圾袋投入资源回收机,获得相应积分,还能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类似将信息技术与垃圾分类、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融合起来的“互联网+分类回收”模式在江苏、四川、浙江等地的许多城市都有试点。通过“互联网+分类回收”,可同步实现再生资源的自助投放、在线预约、上门回收、积分奖励、商品兑换、增值服务等。

垃圾分类难在居民分类意识和习惯的培养,生活垃圾产生量多、分类难度大的环节是垃圾分类制度实施的难点所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杨海英说,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全国已自上而下开展起来,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不少问题,如百姓源头分类质量不高等,论及根本原因还是缺乏强制手段。

垃圾源头减量是减少垃圾总量的首要任务,而垃圾分类是垃圾减量的重要措施。业内专家表示,通过互联网及物联网信息技术创新垃圾分类方法,完善配套设施,结合奖惩手段,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逐步化解居民垃圾分类“困境”。

物联技术让清运垃圾更智能

但说到物联网,人们肯定不陌生。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是移动物联网家族的一员,其功耗低、连接广的应用场景是未来5G技术三大应用场景之一,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移动物联网直接改变着城市管理,自然也包括了垃圾清运这一分支。

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一直面临清运难题,但如今在江西省鹰潭市已不再是难事。在月湖区童家镇一村口,笔者看到一个看起来像甲壳虫的“大家伙”,它就是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深埋式垃圾桶。

“以前垃圾清运有时不及时,有时没多少又收走了,清运效能不高。现在的垃圾桶容量达到80%的时候,会自动给镇上的清运员发送手机提醒,方便他们安排路线。”据村里的保洁员孔宪明介绍,过去垃圾在转运过程中还易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如今深埋式垃圾桶的内胆是可以吊运的,避免了污染问题的发生。

负责智能垃圾站模块研发的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专家支金龙说,窄带物联网的芯片模块形态小巧,可方便实现对现有垃圾桶的智能化改造。未来,鹰潭市将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在全市范围内安装420个智能深埋式垃圾桶。而作为技术延伸,移动物联网应用正运用于当地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中。如龙虎山景区改造完成的171个NB-IoT智慧停车位、信江新区安装的576盏NB-IoT智能路灯、三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三个小区安装的400块不用人工抄表的NB-IoT水表……到6月底,NB-IoT开放实验室已成功孵化出应用产品30余种,实际应用15个,稳定的终端连接数近2000个。

“鹰潭是国内第一个把窄带物联网应用推广作为城市发展目标提出来的城市。”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移动物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周宏仁表示。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